粉碎機無防護 引發(fā)事故
?趙某年紀不大,但工齡已近10年,他在工作中積極進取,業(yè)務素質提高很快。2005年,工廠籌建橡膠粉碎車間,購進了一套全新的橡膠粉碎生產線,趙某憑著良好的工作成績,當選為新車間的班長。2006年2月17日,一陣刺耳的救護車警笛聲打破了工廠的正常生產秩序,還有一天就要過30歲生日的趙某,在一剎那間失去了左臂。女友為慶祝他生日而精心準備的浪漫之旅也化為泡影,在一場“噩夢”中,他步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。
事故經過
?2月17日13:30,趙某和其他2名同事啟動設備,開始進行橡膠粉碎。
?13:45,為方便撿橡膠塊,他用左手扶了一下設備,手臂瞬時被輸送帶夾進設備內。由于橡膠粉碎設備噪聲大,工作時需佩戴耳塞,趙某的呼救聲被轟隆隆的機器聲淹沒。當同事發(fā)現異常時,他的上半身已經趴在設備上。現場人員迅速切斷電源開關,割斷輸送帶,撥打120急救電話。因為傷勢較重,醫(yī)生只得給趙某進行了左臂斷端清創(chuàng)處理。
事故原因分析
?2月22日,工廠安全技術部門、工會、醫(yī)療機構及設備管理部門對事故調查取證結果進行了分析,總結事故原因為以下幾點。
?1.設備在設計上存在防護缺陷
?趙某從事的是一級橡膠粉碎機操作,擠斷他手臂的是輸送機的被動輪。此被動輪直徑為200mm,輸送帶寬650mm,離地約500mm,與主動輪間距約6m。輸送帶在被動輪兩端各有70mm的間隙(如圖1所示)。事故發(fā)生時的線性傳送速度為157mm/s,投料頻率大約為4塊/min。
?從事發(fā)現場設備狀況看,主動輪、被動輪及輸送帶兩側沒有設計防護罩等安全防護設施。按照GB14784-1993《帶式輸送機安全規(guī)范》規(guī)定:“輸送機易擠夾部位經常有人接近時應加強防護措施”。《安全生產技術》也對傳動裝置作了要求:“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要設防護罩,但出現這種3種情況時也應加強防護,一是皮帶輪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;二是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;三是皮帶回轉速度在9m/min(150mm/s)以上?!?/div>
?顯然,該設備無論是外形尺寸還是運行狀況,都達到需設防護罩的條件。所以,該設備在防護方面的設計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